2025年4月26日,第六届中国智慧林业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林学会主办,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浙江农林大学承办,东北林业大学等20多家单位协办。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沈瑾兰、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朱教君以及全国各林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代表5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以及主旨报告由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长张怀清研究员主持。
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沈瑾兰致辞
沈瑾兰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历史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林草高质量发展。在林草火灾预警防治、木竹加工制造、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竹藤花卉、生态旅游等领域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精准化配置、高效率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林草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她希望与会代表充分利用好这个综合平台,深入交流,充分展示创新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致辞
朱斌书记指出,浙江农林大学持续加强智慧林业领域支持力度,建立了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全省农业智能感知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他提出,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为推动智慧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林草行业大模型
签约仪式
《智慧林草产业发展倡议》发布
开幕式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与林草大数据技术创新团队对林草行业大模型的研发情况进行介绍说明,期望行业内各单位积极参与大模型研发,群策群力共同打造行业标志性产品,为林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浙江农林大学与3家企业完成高价值智慧林草发明专利转让签约。智慧林草领域相关企业代表发布了《智慧林草产业发展倡议》,倡议智慧林业同行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加强行业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作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徐冰教授作特邀报告
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长张怀清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冯海林教授作特邀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程宗明教授作特邀报告
本届大会以“数智林草,慧聚浙里”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分别作了《人工智能与智慧农林业》《新形势下高质量实现碳中和的思考》的主旨报告。赵院士系统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指出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链。从AI+农林业科研,智能育种,植保精准作业,农林业大模型,农林场自主无人机系统等方面全面解读了AI技术在农林业的研究应用,并提出了AI农林业应用发展路径和前景,为智慧林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启发。朱院士阐述了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存在的时间效应、不确定性和方法多样性等挑战,提出了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bCS)的固碳增汇途径,指出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是缓解气候变化最环保、最实用方式,基于多源/多尺度数据、大模型、AI驱动的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为气候智慧林业研究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徐冰教授、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长张怀清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冯海林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程宗明教授分别作了《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智慧林草新引擎-林草行业大模型研究》《林业智能体技术研究与探索》《世界一流期刊助推一流科研》的特邀报告。
本次大会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林草领域的应用,设置了林草感知与智能装备、林草遥感与智能监测、森林经营与智能决策、气候智慧林业与智慧生态、灾害监测与智慧保护、林木表型与智慧培育、智慧林业企业家论坛、研究生论坛等9个分会场。
大会现场
海报展示
成果展览展示
中国智慧林业大会作为中国林学会精心打造的林草信息化领域品牌交流盛会,已连续举办六届。为适应行业应用和学科体系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从第六届开始,“中国林草计算机应用大会”更名为“中国智慧林业大会”。本届大会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层次高,通过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专题论坛、海报展示以及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林草信息化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大会的成功举办,将为加速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推动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台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