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智慧监管推动实现林草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社 发布时间:2021-12-14

图片


在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为适应一体化治理需求,智慧林草融合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手段,逐渐形成了林草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发展新模式。

近日,第二届中国林草计算机应用大会分会场七以“林草智慧监管”为主题,围绕8个特邀报告和2个专题报告进行线上直播,来自全国不同单位的800余人参会。分会场报告由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高显连教授级高工和北京林业大学副院长许福教授共同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林草资源监管需求,结合自然保护地监管、国家公园建设、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古树名木保护等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报告交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林草监管的智慧化需求日益凸显,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提升林草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林草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大会评审,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云强的报告被评为优秀报告。(现将部分报告内容与读者分享)

image.png

林草智慧监管分会场与会专家


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教授级高工邱胜荣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平台架构、应用、未来建设、运营思路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平台功能进行了介绍。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各类型自然保护地数据的集成融合,构建了自然保护地信息档案库,在科学管理、执法监督、培训交流、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针对当前自然保护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用三种监测体系、三级管理模式、二类管理平台的体系架构,构建了可感知、可互联、可管理、可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一体化业务监管体系,取得了各类型数据融合管理、保护地信息档案多业务数据库、保护地一张图、5类10项标准等多项成果,通过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了“身在办公室,掌握一线情况”“看得见动物,管的住人”。

image.png

特邀报告1: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平台的应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3所(航天恒星)研究员王剑从卫星信息技术赋能的角度,介绍利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地面站等多种观测手段,实现了“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实时、全域感知,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智能监测与保护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平台体系。

报告指出,针对国家公园地广人稀、通信条件差的问题,综合利用国产通、导、遥卫星技术,以天基为主,空基为补充,地面感知设施为辅助,融合形成了覆盖全域、全时段的监测能力。利用北斗短报文、卫通终端等手段实现通讯覆盖,通过北斗平台的反向链路进行定位,实现感知层测得全、传输层传得快、智慧层搞得清、应用层用得好的总体目标,形成“天空地网”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

image.png

特邀报告2:卫星信息技术赋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张旭研究员结合案例分析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保护地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近年来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以及自然保护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尤其介绍了基于声音的旗舰物种识别方法。

报告指出,针对自然保护地监管面临的技术体系不完整、数据“鲜活”性差、监管数据无法共享、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神农架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从“天-地-人”3个角度,综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监测业务赋能。针对保护地网络覆盖差的问题,提出宽窄兼容的融合通讯技术。为避免大量数据的传输,构建AI边缘处理设备,把数据分析与识别能力前置,仅传输有价值的信息。

image.png

特邀报告3: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保护地中的应用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行业总监王晋彪介绍了林区高精度定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具体案例重点介绍了千寻位置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高精度无网测量技术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实践。

报告指出,当前林草行业应用的高精度RTK受作业环境和条件限制,存在携带不方便、作业距离短、价格成本高的问题,而且由于信号遮挡难以实现星基差分。为解决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通讯网测量技术与设备,不局限于原来的电台作业模式,结合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站网,在没有通讯网络的条件下,仍可实现高精度定位,从而大大提升了林草调查作业的效率和精度。

image.png

特邀报告4:北斗高精度无网测量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

承办|草原部


审核|苑铁军


投稿邮箱

191531864@qq.com


联系电话

010-84238472

image.png

战略合作支持单位


河北爱牧多—“小牛看家”电子围栏

长白山森工集团

中林联林业智库

中国草学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

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